平南縣臨江工業園總體規劃修編結論簡介
規劃簡介
(一)規劃基本信息
臨江工業園位于平南縣中心城區南面,西江以南,園區與城區隔江相望,園區通過東側邊界迎賓大道向北跨西江與主城區進行聯系,向南與平南南火車站進行銜接,通過入園大道向西通往木圭高速出口,便捷的外部交通為園區未來發展對接南寧、面向粵港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交通環境。規劃總用地面積14.85平方公里。
本次修編規劃期限為2018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規劃期限為:2018年—2025年;遠期規劃期限為:2026年—2035年。
發展定位為建設發展成為產業運營高效益、生態環境高質量、基礎設施高效能、管理與服務高水平的現代化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新型工業園區。
其產業發展導向為發展成平南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成為推進平南縣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引進高新技術產業、資金密集型產業、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一類工業和輕污染的二類工業。臨江工業園未來主導產業定位以生物科技、電子信息、農產品加工及五金機械加工為主。
(二)規劃實施后的主要影響及環保措施
(1)環境空氣主要影響:根據環境空氣影響預測結果,評價區域內SO2、NO2、PM10的預測值疊加背景值后均可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不會引起區域環境空氣降級。措施: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嚴格節能環保準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強化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加強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研發,推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責任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等。
(2)水環境主要影響:污水排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 標準后排入寺背河,最終匯入潯江。正常排放的情況下污水經處理達標后對渭河、潯江水質影響不大;出現事故排放時,會對寺背河水質造成一定的影響。措施:地表水環境的保護對策及主要環境影響減緩措施包括:排水系統實行雨污分流;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提標改造工程;對入園的產業項目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企業需先將污水處理至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污水集中處理達標排放;建設再生水廠,強化水資源管理,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實行污水排放總量控制。地下水的保護對策及主要環境影響減緩措施包括:源頭控制措施;分區防治措施;地下水污染監控;風險事故應急響應;加強循環經濟等。
(3)聲環境主要影響:交通道路噪聲對區域聲環境影響較大,應在道路兩側設置綠化防護帶。規劃區布設有高噪設備的企業,在總平設計中要注意把高噪設備盡量布置遠離廠界,并采取多種降噪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達標排放。措施:合理規劃布局;道路建設設計應預留綠化帶;對高噪聲設備實行“三同時”;合理安排建筑物功能和建筑物平面布置;采用安裝消聲器的措施;加強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等。
(4)生態環境主要影響:園區規劃實施后,使規劃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性質發生改變,由于土地利用性質的改變從而改變生態系統的格局,影響是長期、不可逆的,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物種類也發生明顯改變,對評價區域物種多樣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其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的程度和范圍在環境可承受范圍之內。措施:生態環境影響減緩措施包括:植被保護措施;合理建設生態綠化;合理配置綠化樹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生生態影響保護措施等。
(6)土壤環境主要影響:固體廢物大部分綜合利用,僅在各企業內少量短期存放,企業暫時存放固體廢物的地點必須具備防滲及防雨淋措施。產生危險廢物的企業設置危險廢物暫存間,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采取上述措施后,區域規劃的實施對土壤環境影響不大。措施:應堅持引進高新產業、限制落后傳統產業;做好道路兩旁綠化工作;實行雨污分流;防止揚塵、雨水的沖刷和淋洗,防止造成污水漫流現象;提高園區內員工的環保意識;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企業排污的監督管理以及確實保證各種環保措施的及時和順利運行,堅決限制落后傳統產業的進入等。
(三)結論
《平南縣臨江工業園總體規劃修編(2018-2035)》與自治區、貴港市等各級相關規劃相符。規劃的實施會給局部區域環境帶來一定環境壓力,在規劃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控制發展規模和開發強度,嚴格把好項目準入關。優化產業布局,加強環境管理。在采納本環評提出的規劃調整建議,嚴格落實本報告提出的各項環保對策與措施,確保區域各功能區環境質量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平南縣臨江工業園總體規劃修編(2018-2035)》環境合理。
附件一:
附件二:
《平南縣臨江工業園總體規劃修編(2018-2035)》征求意見稿